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

選playgroup 8項注意

選playgroup 8項注意
坊間的playgroup(遊戲小組)課程五花八門,由繪畫、烹飪、跳舞、唱歌等興趣班,以至技能訓練等學習班「一應俱全」。雖然各班名稱不同,但卻擁有共同目標﹕重個人發展,培育心智成長、自信心、人際關係,令小朋友從中學會社交及相處技巧、合作精神、表達自己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Playgroup源於英國、澳洲,由一些媽媽自行組成互助小組,讓年幼子女聚首一堂,一起遊戲。本港不少非牟利機構或私營機構,均有舉辦收費的playgroup課程。製造阻礙 學面對挫折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郭黎玉晶解釋,playgroup的遊戲帶有目的,「由一班專業導師帶領小朋友一起玩耍之餘,同時達到特定的目標。」她說。「Playgroup的專業導師,會故意製造一些『阻礙』,讓小朋友經歷挫折,例如在烹調班中,導師可能故意不給予小朋友部分工具,要互相借用工具,從而學會合作精神。」雖然小朋友在學校同樣可跟同齡孩子相處,但郭太認為,小組學習有特定目的,例如社交小組針對沉默的小朋友,信心小組針對自信心不足的小朋友,家長能因應孩子個別需要參加,專業導師亦可針對這些問題編排課程。專家教路Playgroup課程多得眼花撩亂,家長應如何選擇呢﹖具有豐富主辦playgroup經驗的Childz Play負責人馮德心(Vivian,右圖)和張競文(Irene,左圖)就提出八大選擇要點,提醒父母替孩子揀選合適的playgroup。1.須有主題每課須有主題,並貫徹體能和知識兩方面。因為小朋友圍繞主題玩耍,知識會不知不覺地「入腦」﹕●體能(Physical)——運用不同的玩具、器材,幫助小朋友訓練身體肌肉的靈活運用﹕●知識(Education)——課室可圍繞學習主題佈置成與主題相符的環境。2.道具選用玩具應以三原色為主,即紅、黃、藍。三原色幫助刺激兒童的視力及腦部發展,令小朋友更加歡喜。玩具設計應讓小朋友的小手易於掌握,質地柔軟,或有孔位,可以訓練小朋友手部肌肉。此外,為了引起他們的注意及興趣,道具要容易令小朋友感覺親切,如逼真的布偶、眼睛特別大的公仔等道具等。3.唱遊目的熟悉的歌曲令他們更有安全感,可學習詞語及發音。大多數的playgroup都設有唱遊環節,作用是在課堂開始時熱身、離去前安定興奮的情緒。4.注意程度課程宜按照幼兒的年齡編排,學校及家長應彈性處理,並配合小朋友的進展選擇合適班級。相同的主題,在不同的年齡組別中,遊戲模式亦有異。以認識顏色為例,幾個月大的幼兒雖未懂說話,不停把玩某種顏色的玩具後,他們就能認出該種顏色﹔歲半的孩子則可從遊戲中分辨顏色。3至4歲兒童透過群體活動,以合作、互助的方式達到學習目的,從中擴闊社交圈子。若勉強能力未及的幼童,反而會嚇怕他們,影響以後發展。5.作息配合上課時間需配合幼童的生理時鐘,如孩子多較早起,可以安排上午時間的課﹔年紀大一點的可於下午上課,又或者放學後參加。不過要注意上課時間不宜過長,因4歲以下小孩的耳朵、眼睛及手腳,暫未適合長時間定下來專心聽長篇故事。6.安全措施凡小朋友接觸到的地方,如地下、牆壁及用具的質料都應包上護墊,確保不易受傷。只要小朋友對身處的環境感到安全,便會放心地玩耍,而且會立即感到開心。地方寬敞、空氣清新、環境衛生等等,都會令小朋友感覺舒服。7.師資質素具學前教育訓練及經驗的專業導師,能了解不同年齡組別兒童的的身心需要。他們懂得運用遊戲,幫助兒童學習。導師對小朋友有愛心,小朋友對大人的態度亦要友善,當小朋友感覺舒服,才會更投入。8.參考口碑家長或照顧者陪同幼兒上親子班,可知道小朋友的情緒反應及成效,口碑可作為選擇參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