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
生理性厭奶
生理性厭奶 正常的新生兒,在剛出生的前兩個月,吃奶通常很專注。餓了就哭飽了就睡,體重快速增加。父母看著心愛的寶貝像吹氣球似的一眠大一寸,真有成就感!誰知到了三個月大之後,大部分的寶寶開始不再一鼓作氣的吃奶,而是吃吃停停,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。更有一些好奇寶寶,只要周遭有聲響、有人走動,就停止吸奶,顯然其他事情對它說來,比吃奶有趣多了。因此醫學上稱四至五個月的寶寶,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「生理性厭食期」。它的特徵是孩子正常發育,活力很好,只是奶量暫時減少,但還保持每天每公斤體重100以上,通常一個月左右就自然恢復食慾。父母面對生理性厭食期的寶寶,最好選擇比較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來餵奶,以免它分心。如果孩子表現出拒絕奶瓶的樣子,就不要強逼他就範,否則寶寶可能更厭惡奶瓶,甚至嘔吐、哭鬧。根據經驗,寶寶在半睡半醒之間,最容易餵得快又多,父母不妨順勢而為。同時,把握孩子對牛奶以外的食品產生好奇心的時機,開始添加副食品,正好補充缺少的熱量和營養。許多寶寶覺得湯匙新鮮有趣,可以將其中二餐牛奶換成奶麥糊用湯匙餵他。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嬰兒食品,罐上會註明適用的年齡,作為點心,使用方便。如果擔心寶寶進食量不夠,補充維它命滴劑也有幫助。有些寶寶厭奶期持續太久,就不能單純的等待他自然恢復。因為人體的胃是個彈性的袋子,經常不去撐它,就漸漸習慣不覺得餓。有些孩子起初是生理性厭食,漸漸體重不再適度增加,在生長曲線表上,體重百分位下降兩個曲線,或落後到第三百分位以下,稱為「生長遲緩」,已經算是病理性厭食,必需由醫師評估,並積極補充營養.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